2020情人節,中國的花卉產業需求很少,供應量很低,運輸成本極高。根據亞洲最大的花卉市場云南斗南花卉市場數據顯示,鮮花交易量,供應量不足去年的一半。2月10日上百萬枝鮮花被銷毀。
我所在的城市花店微信群里,基本所有的店主不營業,有的是物業不讓營業,有的是店主不愿意開門接單,畢竟疫情高壓下,生意肯定是大受影響的,大家必然更加看重生命安全。
本來節假日進價就貴,普及下不是當天貴,花價提前半個月就上漲了。一年就兩次情人節是最重要的旺季,花農能不能賺錢就看這兩個節日了。
偏偏這個時候出現一只大蝙蝠,由此引起的人力成本,物流成本又大大增加,同時供需關系嚴重不平衡,前面說了花店很多不營業,沒有了買家,鮮花怎么辦?
銷毀是最好的辦法。
第一:切花種植的觀賞性玫瑰跟食用性玫瑰不是一個東西
第二:包裝成本大約在1.5-2塊錢一把,很多花也就能賣這個錢,等于白干還貼錢,不符合經濟學。
第三:運輸難度跟運輸成本:百分之70以上的鮮花產區被封村,運輸成本一把花根據距離遠近,運載量的百分比大約在1-3元/把。(特別注意:新的ETC高速通行規則鮮花不再免過路費政策里面)
第四:銷毀的說明它在這場極端需求變小的情況下,失去了競爭力,不管是做干花,做永生花的都已經在國際拍賣市場交易到了更具有性價比的花材(即質量好,價格便宜的花)。
第五:空運運輸費用高到以前的3-5倍。地配運輸能力不足,這時候買賣雙方風險加大。
第五-2:目前沒有那個流量網紅可以無視運輸能力,無視產品非標化去日推上5萬把花材(目前沒有遇到過)
第六:人力問題,受疫情跟春節雙重影響:行業源頭最缺的不是銷售能力,其實是人力。你今天賣出去10萬把,不一定行業有人能發得出來,花還在開,第二天還要繼續,你還要賣,這樣你的人力就會有很大的短板。
第七:作為花農來說,盡早清樁,也會在地里快速銷毀花材,人力在這種農忙期本來就是短缺,加之疫情。
第八:運輸出外省的空運基本百分之90已經暫停,只有郵航跟順豐專機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省,在10號就發了通告,保障物資優先,郵政跟順豐都已經爆倉,你賣出去再多你也要匹配運載能力,何況地配還有很大的風險,行業目前完善程度還沒達到這個程度。